集團要聞 COMPANY NEWS
2008-02-08
(本文來源:搜房網)
梁上燕重歸星河灣,再度成為業內關注的話題。梁上燕的職業生涯有些特別,她的每一次職業和角色的轉換幾乎都意味著失去已有的很好的地位、豐厚的收入,去投身一段未知的旅途。她不甘于停留在已有的成績上,喜歡不斷學習,不斷挑戰自己,她很享受這種“商旅”生涯。
梁上燕首次加盟星河灣是在2000年10月,在協助黃文仔成功操作廣州星河灣后,卻激流勇退去了香港李頌熹集團。因為當時梁上燕感覺中國內地缺少國際化成熟的項目管理經驗、國際化視野和真正的項目運營經驗,而中國地產界的職業經理人迫切需要“充電”以適應飛速發展的市場。梁上燕很愿意吸收香港地產先進模式和經驗來幫助中國的地產企業。2004年,黃文仔欲在北京再造一個星河灣的時候,將理論與實操兼備,又對星河灣有深刻理解和感情的梁上燕請回,北京星河灣也在她帶領營銷團隊的直接操盤下成為全國的“樣板房”,并取得了出色的銷售業績。
2006年10月,北京乃至全國標志性樓盤北京星河灣二期正式開放。操盤手梁上燕卻在鼎盛時離開星河灣,投身貴陽操作大盤“山水黔城”。在梁上燕的主導運作下,該項目的整盤操作更接近于區域開發和城市運營。如今,“世界向黔看,中國向黔看,山水黔城醉中國”成了2007年中國地產的營銷經典之作。山水黔城取得巨大成功,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新貴陽的城市名片。
如今,光環滿身的梁上燕再次回歸,她的每次改變都會對投身的企業帶來巨變,探訪梁上燕的心路軌跡,不僅是所有地產媒體關注的焦點,更是地產人了解星河灣地產的最佳捷徑。
日前,搜房網在幾經轉折后終于"堵"住梁上燕女士,這也是她第二次回歸星河灣之后首次對媒體袒露她的心路軌跡。
梁上燕的再次回歸,星河灣的再次超越
【記者】梁總您好。您2000年第一次加盟星河灣,八年之間您曾兩度離開星河灣,又兩次回來。而這次回歸是在您成功操作了貴陽大盤“山水黔城”,事業正處在另一高峰之際。對此,外界有很多版本的傳言,據說有一些上市公司向您拋出橄欖枝,而您也有許多選擇,那么,您為什么會再次回歸星河灣?
【梁上燕】首先感謝搜房網以及媒體朋友們對我的關心、關愛和關注,搜房也是我的老朋友了,在貴州的時候也和搜房是很好的朋友關系。
【梁上燕】人生的不同階段要理解的東西不一樣,我第一次離開星河灣是2002年,那時候我覺得國內非常缺乏國際眼光和國際操作經驗,而這方面香港要比國內先走二三十年。在與國際接軌方面、在地產商業策劃方面、在項目管理方面,在品質控制方面,香港都比國內早起步很多年。當我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先進經驗的時候,我覺得這對于才發展十幾年的國內地產的提升太重要了。所以我在那時候選擇進了香港一家非常專業的測量師公司,對于項目運營及未來城市發展這兩個當時在內地還是非常新的概念進行系統的學習。當時我學到很多如何對項目進行定位;如何用更長遠眼光對商業物業進行策劃,令其保值增值;讓項目與城市人脈、文脈、地脈更好的結合等專業知識;我希望能結合自身10多年房地產市場運營實踐的經驗幫助更多的企業。
【梁上燕】這次回歸星河灣地產有多重因素構成。一是考慮到企業的需要,不管我在星河灣還是其他地方,對星河灣地產的關注從來沒有間斷過,黃董是一個非常優秀,擁有崇高理想,具有強烈企業使命感的人,星河灣總是不斷尋求超越自身,都會用“舍得、用心、創新”的理念尋求更大的發展,在幾次談話中,黃董認為我對星河灣有很深刻的理解,同時,我對星河灣也有很深的感情。第二,在貴州一年,我耗盡了方方面面的心血和體力,也是想有個機會做調整,山水黔城要做到贏整個中國,要把與一線城市10年、20年的差距追回來,是10多個環節、頻道同時運轉,身心透支太多。第三,也是因為家庭原因,因為工作忙,照顧家人、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當初想著星河灣的總部在廣州,我可以抽些時間多陪他們。
【記者】您已經是山水黔城的一張名片,您的離開會不會對項目產生影響。
【梁上燕】山水黔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是整個團隊的成功。不能說梁上燕是山水黔城的名片,山水黔城的團隊已經搭建完畢,產品過硬。因此,我的離開,不會對山水黔城產生影響。山水黔城目前的公關、策劃、銷售團隊已經非常成熟,經過一年多來的努力,山水黔城的推廣已經從單純的的賣產品到賣“產品+服務”,再升級到賣“產品+服務+文化”,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模式。現在的山水黔城就像一鍋熬好燒開的高湯,放什么進去都會熟,而且都很美味。同時,企業也會依托已建立的品牌基礎有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