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MEDIA ATTENTION
2017-03-30
一個人或一個企業,往往會高估1年的變化,而低估3年、5年的變化。
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房地產 測評中心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100強榜單,星河灣成功入圍,排名第78,相較上一年度躍升64位。2017中國房地產卓越100榜,星河灣不僅成功入選,更位列品牌卓越榜的前十。
以突出的單盤價值及盈利能力著稱的星河灣,在白銀時代下交出讓人艷羨的成績單。業內表示,星河灣所取得的成績,與城鎮化速度放緩,樓市從追求速度轉為追求精度的市場大勢不無關系。
而白銀時代下行業內洗牌則是榜單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據榜單顯示,九年間百強梯隊中換血率近六成。其中,2009年百強梯隊中51100位的企業僅不足三成企業仍處在此次百強梯隊中。過去批發建筑、批發生活的模式已經越來越OUT了。
星河灣半島
白銀時代下品質將成房企關鍵詞
一個人或一個企業,往往會高估1年的變化,而低估3年,5年的變化。據統計,2010年左右中國城鎮居民家庭住房戶均套數已經達到1.0套,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已基本平衡,當黃金時代房地產滿足了巨大的剛需市場后,未來樓市增量房增速將遞減。因此,某種意義上,地產百強銷售業績的增加額,往往是其他企業減少的所貢獻的。
從近年以龍湖、首開、遠洋等多家房企放棄開發速度、回歸產品自身的比拼中,開發商悄然將發展重點轉向挖掘產品謀求溢價空間和產品附加值中。過去通過高轉速獲得土地增值及房價上漲收益的模式或難以為繼。
對于市場的新動向,房企百強榜中的大黑馬星河灣的反應可謂十分敏銳,從星河灣生活學院到星河灣大會,從產品到人文,最早布局高端產品的星河灣對高凈值人群的需求拿捏得當。談及市場轉型趨勢時,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曾表示精工細作要革粗制濫造的命、質優產品要革低成本快速建成的劣質產品的命,良幣要革劣幣的命。
上海星河灣
調控收緊 住字見真章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也曾提出震撼的3個20%趨勢,就是未來只有20%的開發商未來會活下來,20%的城市和20%的樓盤具有投資價值,剩下80%的城市,住房嚴重過剩,房子沒有任何投資價值。
曾經,房地產行業凈利潤率來自高的資產周轉率,也就是高周轉,以及相應的高杠桿,但現在中國房地產主戰場上高地價,面粉比面包還貴的前提下,房地產很難高周轉,未來這種房地產扎堆一、二線的整體凈資產收益率將面臨嚴峻考驗。
房子不是用來炒的,而是用來住的,年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樓市作出的定位為樓市的未來提出新的方向:住才是房子的核心競爭力。未來的高端住宅將更聚焦于品質,而品質事關建筑質量、精裝水準、物業服務等等。
西安星河灣
星河灣以舍得、用心、創新為核心的工匠精神,憑借精準定位和精良品質,把項目做到極致,令客戶垂青追捧。可以說,在樓市白銀時代市場回歸產品力的競爭中,對品質的堅守和苛求,無疑中成了星河灣最核心的競爭力。
正如黃文仔在2016年年末房產行業峰會上所道:我們要多做一些好房子。 做好房子,做好服務,企業的生命力才更強。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只有從供給端發力不斷驅動居住品質升華,滿足甚至超出市場需求預期,企業才會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本文轉載自搜狐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