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MEDIA ATTENTION
2017-01-04
人,總是要有夢想的。
2001年,星河灣董事長黃文仔,許下了一個愿望,要做中國地產界的勞斯萊斯;16年后,面對幾百位同行、媒體,他又道出一份期許:希望中國制造業能走出低谷。
是的,一個地產老板,在2017年的愿景中,沒有談及千億計劃,沒有講自己最拿手的舍得、用心、創新,而是希望徘徊中的制造業,能有所突破。
熟悉黃文仔的人知道,這個聲如洪鐘、激情實干的企業家,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既懂商業邏輯,又有最樸素的人文情懷。
制造業,對他這一代的廣州人來說,是一個繞不開的情節。
作為華南首位城市,羊城不僅是千年商都,更是新中國制造業的重鎮。曾誕生一大批國內知名、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品牌,如萬寶牌電冰箱、鳳凰牌洗衣機、虎頭牌電池、五羊自行車、雙橋牌味精、雙魚牌乒乓球等。
五羊自行車生產老照片
不過,受制于多種原因,近年來, 廣州制造業面臨一些困難,這體現在產業增長速度、支柱產業規模、產業素質、以及勞動生產效率、創新投入等領域。
同時,與廣州為首的珠三角城市群,多地出現工廠關門,外貿受阻,昔日世界工廠,仿佛滑落至改革開放的谷底。
其實,整個中國的制造業,都飽受困頓,中科院曾發布報告稱:中國處于工業初等發達國家,落后德國100年,引起諸多爭議。
不過,2015年5月8日,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提出九大戰略和任務。
而廣東省、廣州市亦快速響應,制訂落地方案。其中廣州明確表態,全市將在新材料、智能設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療等10大領域發力,實現2025年突破38800億。
廣州先進制造布局圖(來源:廣州日報)
在上月結束的黨代會上,市府更是明確提出,到2020年,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將提升至70%,廣州制造全面轉型為廣州智造和廣州創造。
這便不難理解,在去年最后時刻,富士康宣布與廣州簽約,將修建8K液晶屏產業園,年產值可達920億。而世界500強Cisco,也要在廣州造思科城。
思科城規劃圖
很棒對嗎?黃文仔的新年愿望,其實也是廣州一直努力的方向。
說回來,黃文仔所處的地產行業,也是制造業的一種,工程質量、裝修質量、園林品質、道路修建,無不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而且,這種產品與業主的關系,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交互。
所以,我們有理由期待,在未來的幾年里,夢想將照進現實。
本文轉載自廣州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