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MEDIA ATTENTION
2017-01-06
2016年的中國樓市堪稱波瀾起伏,上半年的高歌猛進在十一期間突如其來的嚴厲調控面前勉力剎車,傳統的銀十旺季平淡收場。購房者和開發商從年初的信心滿滿到市場降溫后的忐忑,經歷了一年的起伏,如今已經是聞調控色變,時時刻刻擔心崩盤的問題。在這種關鍵時刻,人們也急需一位意見領袖出來發聲,點出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關鍵。
作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大佬級人物,廣東省地產商會會長、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的一言一行總能牽動視聽。在2017中國房地產全行業領袖新年峰會上,這位一向以敢言著稱的智者達人就再次展現出其卓爾不群的見解,讓人憬然有悟。
調控不可怕,怕的是沒有好房子
對于地產商來說,大概最不愿意見到的就是調控,最不愿意聽到的就是崩盤。黃文仔則不然。
他對政府的調控政策頗表肯定,認為有效抑制了房價上漲過快的勢頭,市場漸趨理性,這也體現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至于崩盤,他則認為什么時候都有可能,因為每一個地區都會有發展有控制,企業做不好分分鐘都會崩盤。問題在于,有起有落,有生有死,起死回生,本就是規律。
規律懂嗎?就是你得去順應,保持平常心。
調控不可怕,崩盤也不可怕,是不是說中國房地產就沒什么可怕的了呢?在黃文仔看來顯然并非如此。
不怕調控,是因為中國樓市確實有病,并且病得不輕,一個病人要治病,治好了就是一個健康的人,而調控正是為了治病,有病人怕治病的嗎?
不怕崩盤,一方面是因為認識到,在調控中必然有些企業會發展,有些企業會垮掉;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只要把房子做好,把服務做好,這樣的企業就會生命力更強,想死都難!
作死例外。
至此,就要隆重推出黃文仔的新年愿望了多做一些好房子。
這個愿望,看似在商言商,賣什么吆喝什么,其實沒那么簡單。在一片做空的悲觀氣氛中,黃文仔卻要做多,是不是很有些逆風飛揚的氣勢?
是,現在中國房子確實太多了,要不然怎么總喊去庫存呢?至于怎么去,流行的看法是要分線,重點在三四線城市,而一二線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房子永遠都是稀缺的,畢竟剛需在那里,總是不缺接盤俠。這么說不能說不對,但又不全對。
賣不出去的是什么樣的房子?
傻大黑粗東施效顰的差房子!
曼妙精致定位精準的好房子從來不愁賣不出去,做多少都不嫌多。這樣的好房子,就像筷子兄弟唱的那樣: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么愛你都不嫌多。
可見,做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做好。
這個好字涵義可就深了,庭院深深深幾許?對家庭來說,女+子是好,對房子來說,品質+品質才是好。品質中的品質叫做極品,稱得上極品的房子已經不是產品了,只能是作品。
好房子,就是品質好的房子。
品質好,在物理層面表現為質量合格乃至過硬,在心理層面表現為居住舒適乃至愉悅。好的,就是合適的,匹配的。好房子不止是耐用品,更得是奢侈品。好房子,不止是滿足需求,更得能創造需求。
好房子,不止是物理空間,更得有想象空間。好房子,不止讓身體得以寄放,更得讓靈魂得以安頓。好房子,賦予宅在家里哲學內涵:我宅故我在。
好房子,住還住不夠,哪里舍得拿出來炒!
炒好房子的,都不是真愛。
至此,又要隆重推出黃文仔的另一個新年愿望希望中國的制造業走出低谷。這個愿望與多做一些好房子一脈相承,也可以說是一體兩面。多做好出品,正是中國制造業走出低谷的不二法門。
其實,房地產也是制造業,并且是能夠帶動上下游諸多產業的制造業,說房地產關系諸多產業的興衰,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榮辱與共,肝膽相照,并不夸張。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房地產業的非理性繁榮也壓縮了傳統制造業的空間,但這不是房地產業本身的錯。況且,多做好房子的理念,對重振制造業同樣適用。
中國制造業今日之困境,有外因更有內因。外因是全球市場需求下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是從業者無法左右的。內因則是產品的品質不好,供給無法匹配需求,更不用說創造需求。
舉一個大家都在感慨的例子。為什么那么多人跑到日本去搶馬桶蓋?難道偌大的中國就沒辦法讓人類的臀部感覺更好些嗎?
雖然據說這種馬桶蓋就是在國內生產的,但技術和品質標準是人家日本的,國內工廠只是代工而已。代工代工,某種程度而言,中國經濟興于代工也困于代工,現在是困大于興。弘揚工匠精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動因正在于此。
一國經濟之實力,體現為提供商品和服務的能力,歸根結底又體現為制造業的實力,歐美國家的歷史和現實已經一再證明。發展制造業,要義在于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靠實力說話。高端制造業要搶灘登陸,傳統制造業更要重出江湖。
畢竟,衣食住行這類基本需求只要人類存在就會存在,關鍵在于能否更好的滿足乃至創造需求。需求有層次,不在一味高端;需求無止境,重在把握引領。
星河灣的理念是舍得,用心,創新。想想工匠精神的實質是什么?豈不正是這六個字:
舍得,舍時間舍金錢舍心血,才能得品質得市場得天下;用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才能得人心;創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常做常新。
蓋房子要傾注感情灌注心血,每一個細節都要有意味,每一個角落都要有溫度。若以這樣的精神做商品、做服務,何愁不得天下歸心?
說一千道一萬,中國房地產最怕什么?好房子不多!
本文轉載自騰訊大粵